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大河之洲:绘就生态新画卷|久久精品23

  空中俯瞰,九曲黄河绵延万里,从山东东营入海,泥沙在此积淀成洲,造就了神奇壮美的黄河三角洲,在这块15.3万公顷的土地上,湿地如画,飞鸟翔集。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黄河入海口时指出,“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总书记嘱托我们,这片大湿地很难得,一定要保护好。”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说,“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是检验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如今,保护区的鸟类已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这里是数百万只鸟类栖息的乐园,也是一代代保护区人奋力守护的家园。根据监测,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关键物种的繁殖数量近两年呈稳定增加趋势,保护区内越来越多的候鸟变成了“留鸟”。

  与鸟类种群和繁殖数量不断增加相伴的,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系统的持续恢复和栖息条件的不断改善。

  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科长王立东的办公室,桌上厚厚一摞项目规划书特别引人注目,它们记录了生态保护者的奋斗足迹。

  “通过探索建立‘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保护区近两年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总面积超过30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植物分别达到1630种和411种。”王立东如数家珍。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努力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

  “保护区人将牢记嘱托,继续用我们的保护工作保护这片大湿地,让黄河口的资源世代传承、永续利用,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赵亚杰说。(顾玉雪)

  吕冰洋告诉记者,2000年之后,专项转移支付曾经占比较高,多在30%~40%之间,甚至一度达到44%左右的高位。专项转移支付自然有其优势,但弊端同样明显。“各个部门对口管理相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导致资金使用管理碎片化,容易发生‘跑冒滴漏’。特别是专项转移支付按照项目分配,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在上下级信息不对称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导致资金配置效率损失。”  随后的比赛中,国足以4:0击败来访的缅甸国足。现场球迷悬挂了巨幅标语:“目光所至为华夏,五星闪耀为信仰。以吾辈之青春,捍盛世之中华。”

发布于:北京市
黄明昊回复后的好笑程度| 「心静自然凉」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孙千评论赵丽颖说你跑我追| 全国都在纪念屈原,只有广东人在抢救屈原